5月份以来,长城五矿全面推行“清单革命”管理新模式,以“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为目标,通过清单化管理压实安全责任、规范作业流程,助力矿井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各专业、部门共建立完成《生产接续清单》《岗位操作清单》《设备维修清单》等12大类162项清单,覆盖采掘、通风、机电、运输等关键环节,有效解决了传统管理中责任模糊、标准不清、执行走样等难题,推动矿井安全管理从“经验型”向“精准型”转变。
清单铺路:让职场“新人”告别“入职迷茫”
“每天打开电脑先看清单:上午熟悉公文处理流程、下午学习月度总结撰写、下班前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新转岗到党群工作部的大学生张木垚展示着她的《个人工作执行清单》,曾经让她手足无措的职场生活,如今变得条理清晰。清单涵盖工作事项、完成标准、完成时限等,工作内容一目了然,过去需花费数月熟悉工作内容、岗位流程,如今通过个人工作执行清单,就能高效率完成工作交接。这份清单,正成为新入职大学生和转岗干部职工的“导航仪”。
“从熟悉办公设备操作到参与公司月度例会总结整理,从师傅带着我撰写第一篇新闻稿件到独立完成《矿工‘老白’》被《中国煤炭报》采用,个人工作执行清单就像导航,让我知道每天该走哪一步。”新入职大学生张木垚表示。
清单指引:让安全生产更有保障
“清单不是‘额外负担’,而是‘安全保障’。”“过去下井靠‘经验’,现在干活看清单”。这是许多职工对清单管理的直观感受。在长城五矿综采工作面,班长李学文手持《井下岗位操作清单》,为职工讲解工种操作标准流程、注意事项、风险等级、风险因素及防控措施,让每个操作环节都有章可循。而安监员手中的一份《井下安全检查清单》上,不仅规划了检查路线,还明确了检查频次、方式及内容。还有维修工手中的《设备维修清单》详细列明设备型号、维修周期、核心部件检查要点、故障排查标准等关键信息,维修人员逐项对照清单开展工作,确保不缺项、不漏检、不留隐患。
“以前维修全凭经验,遇到复杂故障常常手忙脚乱。现在有了清单,像‘照方抓药’一样清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设备故障率也明显下降。”机电工区维修班长王波庆拿着清单深有感触地说。
清单“加持” 让矿井安全标准化更高
“过去评估采掘工作面质量,标准多而散,常常各说各理。现在有了这份《采掘工作面质量评估清单》,从巷道成型到支护强度,每一项都有明确标尺,打分时大家都心服口服。”安全监察部副主任薛建涛介绍说。
为进一步夯实安全基础,加大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提升现场安全生产环境面貌,切实从源头管控好、治理好、整改好各类不安全因素,长城五矿制定了《采掘工作面安全评估清单》。其中,综采工作面共分为7大项86小项,掘进工作面共分为9大项102小项,小到生活垃圾是否定点存放,大到超前支护长度是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均标注了量化分数、验收方法和扣分细则,当班安监员手持清单逐项丈量、检测,现场打分,确保“一把尺子量到底”,促进了采掘工作面在隐患排查治理和动态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向法规上靠、向规程上靠、向安全上靠,矿井安全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清单的‘魔力’在于能将复杂的安全管理体系拆解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动作,让每一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清单应用,推进企业从规范化向精益化迈进。”长城五矿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鹏表示。